京博控股集團始終堅持創造人才引領、創新為重的管理氛圍,注重塑造優良的風氣,打造蓬勃向上的團隊士氣,營造家和興業的組織人氣。
習俗因傳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賡續而繁榮興盛,過去三十余年,京博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東方智慧,強化文化引領,鑄就文化強基,遵守“公道、公正、公義”原則,引導員工在“誠信、奉獻、改善、利他”的核心價值觀中創造出更有成就感的職業生涯,上下同欲為全社會發展貢獻企業價值。
攜手夥伴,共創未來
以更高維開展合作,以更創新拓展聯融,在科研協創領域,京博搭建N1N教學實訓與科研轉化基地,與國內知名高校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打通理論到實踐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讓論文寫在大地上,讓人才成長于實踐中。
在人才選育、科研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實踐和探索。自2017年起,京博便啟動了校企合作“1520工程”,圍繞15所核心院校、20所中心院校,共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生態圈,并向國內外其他重點院校、重點專業拓展。2019年,京博開啟了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進一步思考和探索,提出建設“京博N1N教學實訓與科研轉化基地”,成為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
不僅如此,為鼓勵和表彰在化學化工與材料領域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升國家自有技術創新能力,由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設立,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資助,由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與中國化學會聯合舉辦的全國行業科技大獎“京博科技獎”,多項“卡脖子”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近年來,京博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濟南等地部署建設了13個科創中心,與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共建一批面向產業發展的現代研究院和技術中心,實現輻射全國的科研布局。
京博用誠信、利他的理念,重新定義夥伴關系,與行業頂級合作夥伴合作共贏,創造更和諧的商業生態價值,進而轉化為助力強國夢想的社會價值。
京博是京博人的京博,更是社會的京博,始終以“做一家有良心企業”相守攜行,堅持以“仁孝”為核心的文化理念善行天下,積極整合資源,依托多元化產業優勢開展多維度公益慈善活動,京博每年開展“金童銀發”“情暖夕陽”“愛心助學”等 60 余項公益活動。
自 2011 年 3 月起,京博義工聯合博興縣慈善總會組織開展“京博慈孝行動·特困孤老照護”項目,面向所在縣區 300 位孤寡老人開展了結對幫扶照護, 聯合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連續 14 年向老人發放“敬老金”超千萬元!

京博形成了一支以員工為主,帶動社會人員參與為輔的京博義工志愿者團隊。2023年,京博義工 2000 余人參與孤老照護、愛心助學、保護環境為主題各類公益活動 70 余項,共計 480 余次,結對幫扶老人近 200 位、困難學生29名,服務時長 6700 余小時。以博興縣為源頭,結合志同道合的夥伴,“益”路同行的高歌輻射至全國。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數十年來京博“慈對員工、仁對夥伴、孝對社會”,堅持教育公益事業,2022年,動員3000余名志愿者開展“衣舊情深為愛加溫”捐衣活動,為新疆麥蓋提的孩子們捐衣6000余件。截至目前,結對幫扶困難學生百余名,資助學費、提供學習和生活用品60余萬元,目前已有20余名學生考入理想的大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京博一直致力于以養老事業踐行集團“仁孝”文化,通過直接投資建設或資助等方式完善養老基礎設施,建設京博養老中心,博興縣博華老年公寓,探索新型養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京博攜手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建設博興樂安慈孝醫院,整合國內醫療資源,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有效的診療方案。同時,與濱醫附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邀請專家坐診,開展一對一會診、咨詢義診及遠程問診服務,緩解博興縣醫療資源不足、老人出門看病難等實際問題,守護醫療和康養服務,踐行京博“仁孝”文化。

2012年,京博提出“工業反哺農業,三化促進三農”的發展思路,與當地政府聯合,實施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老人養起來、小孩管起來、中青年富起來”,全面實現小康的新路徑,形成了“農業創優、農民創富、農村創美”的“農創”小鎮格局。
實施產業精準扶貧,優先對當地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培訓,培訓合格后成為京博現代生態農業產業中的“職業農民”。目前,京博在呂藝鎮擁有長期產業工人330余人,每年可增加收入700余萬元,同時京博推出長短工相結合的用工模式,可向社會提供1000余個季節性崗位,年增加農民收入500余萬元,形成了產業發展、技能培訓、農民增收的扶貧發展生態鏈,讓當地農民“技能有提升,崗位有保障,收入有提高”,2017年呂藝鎮成功躋身全國特色小鎮行列。
在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的危急時刻,京博聯合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積極響應并伸出援助之手,緊急調撥物資馳援河南,共渡難關。